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简介(2018年)

作者:编辑:jltech9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07点击次数: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60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7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31名、实验工程师2名,工程师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名、硕士学位教师35名。近年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术活动中屡次获奖,申请各类国家专利十余项。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建有设备先进的电子线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信号与线性系统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接口与单片机实验室、EDA技术、PLC实验室、4G移动通信实验室、物联网综合实验室及仿真实验室等,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积极探讨和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性教学,在历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竞赛、“蓝桥杯”软件设计竞赛中屡创佳绩;注重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与上海智翔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NIIT(中国)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深圳安泰信电子有限公司、宁波中策电子公司、武汉易思达科技有限公司、软帝及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软件设计与检测、网络管理与维护、电子信息处理与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此大类培养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身心健康,可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电子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开发,并能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完成本科第二学年的学习后再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生能力、素质在所属专业大类选择专业方向,进入选择的专业完成专业学习。电子信息专业大类所属专业将实行校企共建。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及通信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具备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电子线路设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通信原理、ARM嵌入式系统设计、移动通信等。

就业领域:

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产业及通信领域从事电子电路及信息系统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和应用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应用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具有嵌入式产品开发、硬件平台设计、操作系统移植、驱动开发、应用软件开发、系统测试等知识与能力,基础扎实、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嵌入式系统设计概论、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数据库、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系统驱动开发、嵌入式系统的GUI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SoC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项目等。

就业领域:

可在消费类电子、工业控制、军工企事业、电信/网络/通讯、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仪器仪表等相关行业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驱动开发、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亦可在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处理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理论知识,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具备从事该领域的实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电子线路设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Altium Designer电路设计、信号与系统、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EDA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等。

就业领域:

毕业生可从事各种电子电路设计、电子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乃至集成电路系统的设计、制造,并能从事相应的电子类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设计等工作。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

此大类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与计算机系统、物联网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软件工程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感知技术、能从事计算机网络、软件、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完成本科第二学年的学习后再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生能力、素质在所属专业大类选择专业方向,进入选择的专业完成专业学习,计算机类专业大类是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的重点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 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的基本理论,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具备软件系统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计算机导论、结构化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测试、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Java高级软件开发、使用SSH开发企业级软件应用等。

就业领域:

毕业生可在IT相关企业部门从事软件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研发、测试,也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应用、维护等工作,还可以在银行、金融业从事数据挖掘、分析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 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掌握网络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等基本技能,具备网络设计、管理与维护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WEB网页设计等。

就业领域:

毕业生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网络应用软件及网站的开发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计算机软件、硬件与大数据应用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与方法,掌握大数据系统开发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应用相关的开发、运维、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核心平台Hadoop应用、大数据仓库Hive原理与应用、分布式数据库Hbase原理与应用、内存计算框架Spark原理与应用等。

就业领域:

毕业生能独立在政府、银行、零售、保险、电子商务、金融、物流、互联网、教育教学等机构和部门从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产品运营策划与咨询、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管理系统研发及架构设计、大数据技术平台管理与应用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技术 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电子技术、信息感知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应用设计方法,能从事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有线/无线网络与传输和软件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物联网技术导论、RFID技术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通信网络、ZigBee 技术应用与无线传感、Android嵌入式软件开发、物联网工程实践等。

就业领域:

毕业生可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电子通信等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通信领域的信息网络系统的研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科

本专业是校企合作共建重点专业,引进领先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更多高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信息化人才;引进一批理论功底扎实,项目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双高型”专业教师,实行“模块化教学+订单培养”,采用“就业导向,目标驱动,工学结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2年校内学习,1年带薪实训,大三期间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及学生发展意愿进行专业分流;毕业后享有3重就业保障,5大就业基地,5000余家企业就业保障,试用期3000-8000元。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软件开发和管理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际软件开发流程,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和项目组织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数据库实用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高级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开发(ASP.NET)、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实务、C#程序设计、jQueryEasyUI网页设计、PhotoShop页面设计等。

就业领域:

毕业生可胜任大型IT公司的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数据库工程师、高级游戏开发工程师、高级实施工程师、高级系统培训工程师、企业高级ERPCRMBRP等项目管理人员。

 

优秀毕业生

宋梓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考研进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阶段参与神华集团微震项目,同团队开发出一套基于微震技术检测防盗采监测设备及“互联网+微震数据服务平台”。本人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及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数据服务平台架构设计实施和开发,发表一篇改进微震源定位精度的算法论文。

目前就职于百度SSG搜索事业部,负责无线网址导航产品迭代及数据工作。照片为宋梓槊与百度CEO李彦宏合影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